主页 > 师生风采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如何为高质量教育发展写下生动的注脚

  发表日期:2023-10-28 16:00          【编辑录入:最新更新】
  不挑生源、不聚資源、不被分數要挾,自1956年建校以來,開州區臨江中學已然走過67載春秋。
  
  67載,這片熱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學子,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學府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
  
  面臨新時代、新要求,學校怎麽守正立異,助力高質量教育系統建造?
  
  10月25日,上遊新聞走進開州區臨江中學,看這所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怎麽為高質量教育打開寫下生動的註腳。
  
  開州區臨江中學伴隨教育讓每一位學生打開得更好臨江中學地處農村內地,留守學生居多。怎麽才能讓學生喜歡、家長定心,成為這所學校首要需求考量的問題。
  
  對此,臨江中學給出的榜首個答案是——伴隨教育。
  
  6:40,迎著清晨的榜首縷陽光,出現在教育樓下的不只有學生,還有教師們,他們與5500余名學子一道,共同敞開鬥爭的一天。
  
  「每天早上都能在教育樓下看見教師的身影,有時是任課教師,有時是班主任,有時是年級管委會的教師。」學校學生常說,教師們比學生更早到校,看著教師們站在教育樓下,心裏很結壯,總感覺「身後有人」,學習起來也自然輕松不少。
  
  教師為學生講題不只如此,班主任更是滲透到學生的一日日子中,除了常態化課程安排之外,從早間晨讀、生機跑操,到有序就餐、安靜午休,再到晚間自習、熄燈寢息,班主任都伴隨其間,時間重視學生,有學習問題及時答復,有日子難題及時解決。教室裏、走廊邊、教師辦公室、操場上時常能看到師生評論學習的情形。教師們常笑稱,一支筆、一本書、一個問題,走到哪兒,哪兒就是「教室」。
  
  有時晚自習下課後,還有學生追著教師讓其答疑解惑。看著一批批勤學好問的學子,迎著曙光到校,沐著星鬥回家,也一度成為了臨江中學教師們「幸福的煩惱」。
  
  特征課程用科學素養奠基學生未來家門口的學校終究好不好,德智體美勞,每個維度的考量都不能少。
  
  數十載來,臨江中學的學生們在各類科技比賽的舞臺上,乘風逐浪,載譽而歸。曾獲第十三屆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全國展現活動科學實驗金質章;在第二屆重慶青少年科幻征文大賽、重慶市首屆科技節科技立異與社會實踐活動、重慶市第五屆青少年科學素養大賽、第19屆開州區科技立異大賽、第九屆重慶科普解說大賽開州區選拔賽、第六屆重慶市青少年科學素養大賽等比賽中,均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
  
  臨江中學學生獲得科學實驗金質章這些賽場上拼搏的少年,都是臨江中學「五育偏重」道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萬丈高樓平地起,依托的是堅實的基礎。臨江中學之所以能碩果累累,得益於該校常態化的科技教育形式,堅持科技活動和學科教育相結合,讓科學知識滲透到日常課程中,將講堂「搬」出教室,走進大自然,讓科學知識入腦入心。
  
  如,語文講堂解說科幻作文;地輿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打開「河流對周邊環境影響」的研究課題,周期性記載植被、空氣的改動;概括實踐講堂上,師生們大開腦洞製作的「緊縮式垃圾桶」「儲物板凳」等,都合理地運用到了同學們的學校日子中。
  
  此外,學校還成立了科技社團,打開科普解說、科普製作等活動,安排學校「科技小能手」「科技達人」評比,施行「學校植物行」專題科技實踐活動。形式多樣的活動,於日常活動中促進了科技教育水平不斷提高。
  
  同學們在科技館製作香綢扇什麽是家門口的好學校?
  
  開州區臨江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楊垚一直在思考這一問題。他常說,高質量的教育不能被分數要挾,所以,「春季體育藝術節、夏日心理健康節、秋季勞作豐收節、冬季音樂文化節」也出現在了臨江中學的學校裏。學生參與其間,更樂在其間。這些活動也促進學生立大誌、有大為、成大才,德智體美勞全面打開。
  
  回憶進程,臨江中學在高質量辦學的道路上,蹄疾步穩,誌在讓「學在臨中」成為臨江中學打開的新手刺。
 
上一篇:共聚一堂重温拼搏岁月追寻奋斗足迹共话学校发展
下一篇:用法的担当筑牢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治长城


Copyright © 外国语初级中学 www.ycwgycjzx.com 版权所有网站地图